湖南风光 Views from Hunan



    长沙

   长沙的经济发展指标居全国第七位, 有3000年的历史, 为中国第一批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.人口580万,其中市区人口160万,于1933年建立长沙市, 是湖南政治、文化、经济、交通的中心。长沙历史悠久,有“楚汉名城”、“名人故里”之称,自秦汉以来,就是郡、国、政府所在。主要风景游览区和名胜古迹有岳麓山、桔子洲、天心阁、马王堆汉墓、刘少奇纪念馆、开福寺等。新近开发的景区有大围山、灰汤温泉国际旅游渡假中心、新世纪文化城、月亮岛、世界之窗等等。 长沙已初步形成了水、陆、空运一体化交通网络,通信手段和通信技术领先了国内省会城市.



  马王堆
  
 
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火车站东北2公里 处。这里原是一片稻田,中间因突兀起两个巨型土丘,形如马鞍,俗称马鞍堆,因是五代楚王马殷墓地,故名马王堆。 1972428日考古工作者在马王堆一号汉墓,发现了一位藏在地下距今已有2100多年且保存完整的老太太,给她注射防腐剂时,软组织还随时鼓起,可清晰地看见红褐色药液随血管而传遍全身。这一新闻,立刻轰动了全世界,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作了报道。有人称之为“世界第八大奇观”。一年后,马王堆三号汉墓、二号汉墓又相继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,再次轰动了全球,据统计,在整个墓群共发掘珍贵文物3000多件,切实令人惊叹。




    岳麓书院
 
  
地处岳麓山东坡,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冠,始建宋太祖开宝九年(公园976年)。从宋至明清,书院曾几遭战祸,然后屡毁屡建,名称位置始终未变,直到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。民国初又移来湖南高等师范,湖南高等工业学堂等。1926年正式成立湖南大学,千年学府,弦歌相继。与世界古老大学相比,岳麓书院的创建时间仅晚于摩洛哥的加鲁因大学,而远于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、英国的牛津大学、剑桥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,是全球最古老的大学之一。岳麓书院大门口的对联上书"惟楚有才, 于斯为盛“。(
楚 - 指古时候的湖南,湖北两地。〕



   桔洲公园
 
  
位于湘江之中桔子洲的南端,四面环水,其外形酷似行驶于江河之中的巨舰,占地14公顷,始建于1960年。自古以来为文人骚客之旅游胜地,现代,更因毛泽东“独立寒秋,湘江北去,桔子洲,看万山红遍......”的壮丽诗篇而名闻遐迩。整个公园内环境优雅,建有亭阁、长廊,植有桔树千余棵,品种数十,秋来金果累累,为公园一独特景观。立于洲头小憩,凭栏远眺、观景品桔或听江河涛声阵阵,叫人乐不思返。


   刘少奇故居

  
位于长沙市宁乡县花明楼乡,因此地树木繁茂,以往山民以烧炭营生,故名“炭子冲”。故居始建于1796年,前拥池塘,后依翠岭。土砖墙壁,屋顶为半草半瓦,典型的农舍风味,房间大小共计20多间。1988年故居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农家具均按原貌陈列,不少是刘少奇使用的原物。 1988年国家为纪念刘少奇90诞辰,在故居的附近山坡上兴建成了刘少奇纪念馆,它占地80亩,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,分8个展室和一个声像厅,共展出刘少奇有关文物、文献资料和照片3000多件。此外距纪念馆西南100米的山坡上,还有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捐建的刘少奇铜像,整个铜像连基座高7.1米。


     韶山

  
旅游区位于湖南韶山市,距长沙市40多公里,1994年被国家确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,面积214平方公里,由于长年的封山育林,景区内绿树葱郁,景致极佳。韶峰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,有凤音厅、东台、桃花洞等游览点,山麓便是韶山冲,这里有有毛主席故居及纪念馆,1925年创办农民夜校的旧址和1927年考察湘潭农民运动的旧址,以及毛泽东父母的墓等。从故居往西行两公里,便是毛泽东曾经提到的“西方的一个山洞”名叫滴水洞,现也已成为旅游区。此外新建的还有纪念园、诗词碑林、铜像等景点。 毛主席纪念馆 位于毛主席故居西南1华里处有座溶合了江南园林风格的建筑群,它便是史建于1964年的毛主席纪念馆,毛主席纪念馆占地5000平方米,采用农村房屋的外貌,依山势而建,以亭台、小桥、回廊相连,显得十分雅致堂皇。主要陈列毛主席生平业绩、物、照片、文献等,共分9个展室,还设1个音像厅。 毛主席故居 毛主席故居位于韶山土地冲上屋场,为土墙瓦屋结构,典型农舍风味,共13间半房。屋前是稻田池塘,屋后是郁郁苍松与翠竹,18931226日毛泽东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其童年和少年时代。故居在1929年曾遭到国民党的破坏,1959年政府对故居进行了维修恢复了原貌,室内陈设也尽可能按照毛泽东当年在此居住时原样布置。这里有些用具还是原物,触景观物,令人遐想万千。


    滴水洞

  
位于毛泽东故居以西约4公里的地方,这里三面环山,一面以一小山涧作出口,犹如一“洞”,山上有一泉水,从岩石往下滴,故当地人称这地方为“滴水洞”。这里山上竹木繁茂,山涧流水潺潺,四季花香鸟语,深谷清幽静雅,是避暑 的好去处。 在本世纪以前,滴水洞还是一个人迹罕至,虎豹出没的地方。1960年,人民政府在此依山傍水建造房屋,既保持了自然风景的优美,又充分利用它为人民造福。1966年毛泽东回韶山,就居住于此。在滴水洞口有一个水库,1956年兴建,命名韶山水库,蓄集泉水,清澈透亮。毛主席于1959年和1966年回韶山时,都曾在此游过泳。




   岳阳、洞庭湖

  
旅游区于1988年被国家确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,1992年岳阳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。总面积15019平方公里,总人口494万其中市区面积824平方公里,人口60万。境内地势东高西低,城南便是洞庭湖,境内还有南湖、白泥湖、芭蕉湖、吉家湖、松阳湖等。 岳阳古称巴陵,又称岳州,有1700
年的历史,因在天岳山之阳(阳即南)而得名,素称鱼米之乡。主要旅游区景点有岳阳楼、君山、慈氏塔、文调、鲁肃墓、南湖等等。其中岳阳楼,始建于公园49年,它东倚巴陵山,西临洞庭湖,北枕万里长江,气势雄伟,风格独特是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。其主楼高19.72米,宽17.42米,深14.54米。为四柱,三层、飞檐、盔顶的纯木结构。楼顶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。象这样大型的盔顶结构古建筑,在我国古建筑中还是罕见。 

 

 

 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

 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南岳衡山

    风景区位于湖南中部偏东,面积101平方公里,它南起衡阳回雁峰,北到长沙岳麓峰,逶迤盘亘八百里,气势磅薄。1982年经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。自古以来就誉为“五岳独秀”。 南岳自然景观多姿多彩,春观花潮,夏看日出,秋赏云海,冬览雪景。山中有八桥、九潭、九溪、十五洞、三十岩、二十四泉,九池诸景和惊蛰“蛙会”等奇观。森林面积30万 亩,古树名木达45科,109种,南岳山麓海拔100米绝对高差1190米,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,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.17度故南岳有“三天”之说,即山下一个天、山腰一个天、山顶一个天,历来就为避暑胜地。南岳山顶烟云四季不同,春云弥漫,夏云凝重,秋云连绵渗动,冬云如盖遮天。因风大,云随风动,变幻无常,十分主观。 南岳古建筑遍布,以寺、观、庙为主体,现存的有南岳大庙、祝圣寺、南太寺、福严寺、方广寺、上封寺、藏经殿、黄天观、南天门忠烈词等等。是我国南方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群之一。



    桃花源

   
位于
常德市桃源县城西南15公里,距常德区43公里处,总面积8.12平方公里,由桃仙山、桃花山、桃源山、秦人村四大景区构成,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所写《桃花源记》和《桃花源诗》而得名。 它面临滔滔沅江,背倚巍巍群峰。境内古树修竹、寿腾异草、清泉小溪、石价曲径,亭台碑碣,仿若仙境。早在汉代,这里就以优美的风景而出名,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问世后,名声更著。自晋代开始,这里开始建筑亭台楼阁,至唐代逐渐扩大,北宋称之极盛,已组建成了从沅江江畔到桃花山的巨大建筑群。历代文人学士咏桃花源的极多,现存关于桃花源的诗歌有近1000多首,楹联匾额数十幅。 在桃花源游览,不仅可领略陶渊明在《桃花源记》中所描述的“桃源仙境”,还可品尝到独特风味的擂茶,此茶以生姜、生米、生茶叶,另加芝麻和盐,通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,香、咸、辣兼有,色、香、味俱全,别有一乏风味。且常饮此茶有舒肝理脾之功效。


常德德山山有德
长沙沙水水无沙

deshan.gif (21621 bytes)

德山:常德的一座文化富矿

常德德山山有德

善卷:华夏德育第一人

    “常德德山山有德,长沙沙水水无沙”读过毛泽东诗词的人都会在其注解中读到这名名谚的人或许不少,但知道德山为何叫德山的人并不太多。
    德山因其贤德而驰名,山有德其实源出于人有德。远古时候,德山还叫“枉山”。这里住着一位与尧、舜、禹齐名的善卷先生。他的工作主要是力振圣贤之道,以道德教化民众及开启民智,维持中国固有文化。用今天的话说,他是当时中国最有影响力、最有名望后位“德育教授”。关于善卷的传说,最早见于《庄子》,《吕氏春秋》亦有记载。
    相传尧帝南巡时,深为三苗风俗败坏而担忧,特别是湘黔一带民风更为怪异。但沿沅水而下,临近枉渚(今德山所在地)情况迥异,风俗明净淳朴,人民勤劳善良。尧帝经过实地考察,结识了善卷先生,深深被善卷的德行达智所感动,便行北面而拜的大礼,拜善卷为师。尧帝在枉渚以学生的身份停留了数月之久,天天向善卷请教,如果不是接到爱子病重的奏报,还直舍不得离开。尧走时还力邀善卷一同入都,善卷执意不肯,认为自己更适合留在基层当“德育教授”。尧只得将善卷所居的山和地统统封给他。后人将山取名为善德山(简称德山)。
    舜帝则更是对善卷推崇有加,一度要将天下禅让给善卷先生。事见《庄子·让王》篇:“
舜以天下让善卷,善卷曰:‘余立于宇宙之中,冬日衣皮毛,夏日衣葛。春耕种,形足以劳动;秋收敛,身足以休食;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。吾何以天下为哉!悲夫,子不知余也!’遂不受,于是去而入深山,莫知其处。”善卷不仅是中国第一个德育专家,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隐士。
    后来,禹也巧遇过善卷先生,并向他求教,江苏宜兴县西南善卷洞的传说涉及了这一传说。
    善卷的事迹是传说而非信史,但这一“传说”无论从历史或文化、教育的角度来看,都是常德市一笔珍贵的财富。株洲的“炎帝陵”不是传说吗?但株洲有一个“炎帝节”;岳阳的“斑竹”不是传说吗》但因与舜帝二妃娥皇、女英英联系起来,君山便多了一份凝重的文化色彩……
    传说包孕着文化,或多或少留存了人类童年时代的记忆,传承着人类文化的神秘基因。更何况关于善卷的传说在常德历史上是一以贯之的。常德人纪念善卷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隋朝。当时的朗州刺史樊子盖因感于善卷事迹而将枉山改称善德山;唐代诗人刘禹锡谪居朗州时,写下过吟颂善卷的诗篇;到了宋代,善卷影响更大,宋人在德山修建了“仰止亭”纪念善卷。宋徽宗作为一个“文皇帝”,对善卷的事迹更是倍加推崇,他御笔一挥赐号善卷为“遁世高蹈先生”,又将善卷故乡鼎州更名为“常德”,并将常德行政级另提升为“直隶京师”。从此,常德之名一直沿用下来。
    没有传说中的善卷,就没有“常德”这一名称。仅从这一个意义上说来,我们为应该忘记善卷先生。而善卷的德行达智,对常德及周边地区的影响,应该说是给后人赐予了诸多福荫的。在常德还在外界并不广为人知的今天,在社会道德日益滑坡的今天,在旅游业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,纪念善卷并借此提升常德的知名度,应该说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。记者甚至臆想:倘若我们做善卷的文章像株洲人做炎帝文章一样,常德的知名度是不是会更高呢?

宣鉴:惊天动地“德山棒”

    稍稍有点文化的人,都街道“当头棒喝”、“当头一棒”等成语,但这些成语源出德山,就少有人知了。
    这些成语与一位弘扬禅风的德山高僧有关,他——就是中国佛教史上赫赫有名的宣鉴和尚。
    宣鉴和尚俗姓周,今四川简阳县人。生于唐德宗建中三年(公元782年),卒于唐懿宗咸通六年(公元865年)。
    宣鉴20岁出家,归初修习北禅,一本《金刚经》倒背如流,人称“周金刚”。听说南禅倡导顿悟本来,见性成佛,他认为是“魔说”于是出川挑战。后宣鉴在澧州龙潭寺崇信门下习禅开悟,对南禅由嫉恨而转为心服,在龙潭寺潜心修炼30年。咸通初年(公元860年),宣鉴被武陵刺史薛延望迎请为乾明寺住持。
宣鉴驻锡乾明寺后,致力于佛教的革故鼎新,敢于向注重经论、“籍教悟宗”的传统挑战,力主在心性上修持。(用现在的话说他是向本本主义、教条主义挑战。)在接引学人时,总是挥棒便打,开口三二棒,不开口也是三十棒。他的经典之论即是:“我宗无语句,实无一法与人。”棒打就是打掉寻章摘句的书呆子气,打掉对佛教教条的迷信。他对学人的告诫是:不要做西方佛祖的奴仆,不要人为地贬低自己,而要建立个人的自信,肯定人自身价值。成佛不须他求,而靠自修、自悟、自证。只要认真修持,都可以成佛。对于宣鉴的德行,学人无不敬仰,归服者众。宣鉴第三代弟子创立了在南禅中有名的云门宗、法眼宗两在门派。故德山宣鉴是禅宗云门宗、法眼宗的师祖。传至近代,云门宗已过13世;法眼宗已达10世,信徒遍布海内外。近年来已有多批日、韩、越信众来德山寻根问祖。德山乾明寺在南禅法眼宗、云门宗教众的心中,如同伊斯兰教教众心中的麦加圣庙。
    宣鉴的“德山棒”是改革传统佛教的代表作之一,对禅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自他以后,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,才逐渐与本土文化相融合,为中国心灵所理解,从而更进一步孕育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佛教。
    “德山棒”不仅打出了佛教改革的成果,也不仅仅打出了几个成语,笔者认为更是打出了清醒的人文精神。在距今1000多年的唐代,宣鉴即有“不拜偶像,注重自我”的意识,实在难能可贵。这种人本主义的萌芽,比西文文艺复兴运动的“人文精神”早了几百年。在这一意义上,我们可以说宣鉴的“德山棒”不仅是弘扬崭新禅风的一棒,更是常德乃至全国思想文化史上令人警醒的一棒。

德山:人文荟萃风景异

    上古时代有与尧、舜、禹齐名的善卷以德闻名于世,唐代有宣鉴的“德山棒”开佛教改革的风气之,德山深厚的文化积淀,吸引了无数名贤名宦的目光,德山成为他们心中的一方圣地、一方福地。
    尧、舜、禹三代上古皇帝拜会善卷,前文已述及,这里不再啰嗦。屈原在德山逗留过,并留下了“朝发枉渚,夕宿辰阳”的诗句,枉渚即是枉水之畔的德山。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留下过诗句。此后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名贤名宦参拜德山,神会善卷。及至宣鉴的“德山棒”横空出世后,前往德山者又添了许多五湖四海的信众。
    前往参拜德山的名贤名宦,有的是匆匆过客,有的甚至将德山当成了自己最终的归宿。小小的德山,古墓不知有多少。走在德山的山水之间,也许一不小心便会踩在一座古墓之上。其中较有名气的有明代荣定王墓,位于今常德市粮油贸易公司德仓库内,1956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    名贤、名宦们不绝如缕地参拜德山,曾给小小的德山留下了许多人文景观。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,纪念善卷的建筑有:隋代在德山孤峰岭修建善德坛(又名善德观),祭祀善卷香火不断,枉水入沅水处有钓鱼台”;唐代有宰相裴休题写匾额的古德禅院(后在宣鉴入主寺政前更名为乾明寺);宋代建有仰止亭,对善卷先生持“高山仰止”之敬慕情。还建有高蹈先生祠,有人作了善卷祠记,最常为文人所引用的几句话是:“德山苍苍,德流汤汤;先生之名,善积德彰”;明代有先贤祠;明历年间在德山孤峰顶建成了孤峰塔。
    宣鉴主持德山乾明寺后,曾大兴土木,扩建寺院,后几经兴毁。作为佛教五十三福地之一的乾明寺布局雄伟,前有山门,依次有弥勒殿、韦陀殿、罗汉殿、大雄宝殿等。寺院内还有许多古建筑及古物,有金刚塔、八角亭、铁经幢等。重要碑碣有唐宰相裴休书“古德禅院”刻石、米芾书宝藏”石刻等。铁经幢已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,1979年移至滨湖公园内供游人观赏。
    德山自古以来自然景观秀丽。参天蔽日的针阔叶混交林与丰富的地表植物形成稳定的自然群落。山环水绕,小桥流水,曲径通幽,鸟雀争鸣,构成众多的天然景观……
    神游于故纸堆中,听着愈来愈近的新世纪脚步声,笔者恍兮惚兮。但有一点认识却愈来愈清晰:德山这座文化富矿,该发掘了。

长沙沙水水无沙

常德市人民中路商业步行街荣获湖南省唯一的
第四批“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”的称号,

 

常德市旅游图




Back to Hunan home